按钮文本
理解与否
来源:读者时代 | 作者:陈劲晓 | 发布时间: 2023-03-29 | 32525 次浏览 | 分享到:

 

  朋友的一句话,让我触动很大。

  

  那时我还在南平市的一个小县城里支教,学生的憨实可爱和对山区淳朴风情的钟爱让我决定延长我的志愿服务期。当我打电话告诉家里人时,父亲却极力反对,并要我服务期结束我立刻回家。

  

  也难怪,我的老家在南方一个相对发达的地区,作为父亲,当然不希望儿子在穷山区里受苦,再加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也难怪父亲做这个决定。但当时我不理解,我固执的认为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感觉父亲不尊重我的意愿。于是,满肚子委屈的我打了个电话给好友,一吐苦水。

  

  朋友听了我的述说,平静的问:“现在教书好吗?”“我感觉很好啊”“恩,碰到不想学习的学生,你是怎么想的?”“他们还小,挺不懂事的,我也挺心疼的。”

  

  “是啊,”好友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们是站在受过高等教育,并感受到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的立场上来为孩子们惋惜。”

  

  我刹那间明白了,父亲何尝不是站在一个比我高的立场来替我考虑的。小时侯要我好好读书,现在希望我尽快安定。就想孩子们没感受到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就无法理解我一样,我又何尝理解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呢?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圣经》的一个故事: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后,人类为了重返天上,决定在巴比伦建一座巨塔。工期很快,快得让上帝着急了,他为阻止这做塔建成,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让人类有了不同的语言。从此人类多了采集,少了理解。

  

  但上帝也许疏忽了,其实,有了同种语言的人,又何尝就有理解呢?理解与否,其实并不在语言的障碍,而在心灵的距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