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文本
鞋垫
来源:读者时代 | 作者:王萍 | 发布时间: 2022-12-07 | 38996 次浏览 | 分享到:

  那天,陪朋友去逛街,她提出去买双鞋垫,才猛然想起来,哦,原来我好长时间没垫鞋垫了,回到住的地方翻箱倒柜地找,终于找到了一双,那是去年冬天来的时候,母亲给我做的,我没穿,不是不舍得穿,而是脚太大,买的女鞋最大号也刚好合脚,再垫上鞋垫就不能穿了。此时,那双鞋垫依然崭新如初,我拿着它来到朋友家里,朋友惊讶的叫了起来“哇,这真是太美了,真是件艺术品啊,你在哪买的?”我说:“我母亲做的”朋友更是惊讶的合不笼嘴,不停的赞叹着,拿着鞋垫爱不释手,而我的思绪却早已回到了家里,回到了母亲的身边……

  

  母亲是出生于60年代的人,因为小时候得过脑炎,治好了留下了后遗症,所以反应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因此也就没上成学,但是母亲的拿手活计却不少,母亲做的馒头又白又香,母亲织的毛衣又暖又漂亮,母亲的针线活有密又整齐,但是母亲最拿手的还是纳鞋垫,纳鞋垫是一个非常细的活,从扎架子到削面儿,需要的都是耐心,而母亲每每总是把这些活做到极近完美。

  

  首先是扎架子,扎架子用的是高粱最顶端的一段秸杆,为了得到好的秸杆给家里人纳鞋垫,母亲每年都会在地里种一片高粱,而每次纳的第一双鞋垫必定会是我的,母亲会先挑出好的细的秸杆,这样扎起来的架子纳的鞋垫,彩线又密又厚,脚踩上去软软的……

  

  接下来就是做鞋垫样子了,母亲很节约,我们穿小的衣服她从不舍得扔,此时它们也发挥了作用,母亲将它们洗干净了拆下来,用面和一写糨糊,将布贴几层晾干,再剪出鞋垫的样子,接着缝上一层白面布,鞋垫样子就做好了,母亲画画很漂亮,她从来不照着图画,而是徒手画,不一会一朵鲜艳的牡丹就盛开了,再点缀上几片叶子,中间穿梭着几只蜜蜂,母亲很喜欢在鞋垫上绣字,我穿过的鞋垫上从来不缺“福”“平安”等字,我明白那是母亲对我的祝福。

  

  等这些准备工作做完了,就要开始绣了,彩线一般是经不起拉扯的,需要捻几根成一根,在上端系一根尼龙线做引线,这样纳起鞋垫来就避免了经常拉断线,却增添了另外的麻烦,两层的架子穿起线来非常费劲,母亲必备的就是顶针,这样一穿线就是十几天,等一双鞋垫纳好了,手嫩的恐怕就已经鲜血淋淋了,母亲的手粗却也留下了班驳的血痂,即使这样她纳鞋垫的时候也从不让我插手,她说怕我纳坏了,我知道她是怕伤着我的手  。

  

  一双鞋垫的好坏不仅仅在与针线的密疏,更在于鞋面是否平整,等到开始削面了,母亲就把菜刀磨好,擦干净,然后细细的将鞋垫面削开,再将鞋垫从架子上拆下来,仔细的将夹在里面的碎秸杆摘下来,这样一双鞋垫就纳好了,每当纳好一双鞋垫,母亲就让我垫在鞋里,看合适不合适,哪里会不合适呢?做鞋垫样子的时候,她总是左对照右对照,生怕大了或是小了,偶尔母亲也会拿起鞋垫评价一番,哪儿缝的针脚大了,哪儿削的不平,但更多的还是满足的看着我垫着刚纳好的鞋垫走来走去……

  

  此时那双鞋垫已经被朋友放到了我的手里,朋友说不舍得穿,我把它往朋友手里一塞,飞快的跑出了门外,身后传来了朋友的喊声“你去哪?”“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