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文本
感激母爱
来源:读者时代 | 作者:还国志 | 发布时间: 2022-11-15 | 45737 次浏览 | 分享到:

  冬夜是那么的安静,窗外的月光给这美丽的小村庄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给这本就美丽的夜色创造了一种自然的如梦的诗意,犹如一幅山水画,却又担心这一切会即刻在眼前消失。夜虽已很深,而我面对美丽的夜色却无半点睡意,思绪却随着我手里的一本书在漂荡着,以至披衣下床坐到办公桌前想写点什么。

  

  这是一本看后让人颇为伤感的日记,一位即将离开人世的母亲,用这种方式记录着自已从恋爱到即将离开这美丽而带着满腔伤感的世界的整个历程。当我一口气把《一位母亲的临终手记――给我16岁的儿子》这本书读完的时候,我竟然不知道眼泪何时已把衣襟弄湿。一位母亲,一个女人能在丈夫逼迫离婚,儿子离家出走直至走上犯罪道路,而自已又身患绝症等众多突如其来的打击中坦然地面对一切,其力量却只有一个――为了挽救已经被毒品深深伤害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儿子……

  

  故事的主人公辛雅芳是一位母亲,丈夫“下海”经商成了一家公司经理,经过了种种坎坷之后,事业成功了。在这期间,辛雅芳含莘茹苦地培养着儿子。然而这时的丈夫却与公司的秘书有了婚外情,他宣布与辛雅芳离婚。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她几乎被打垮了。在这次家庭冲突爆发后,儿子离家出走,整天泡在游戏厅里。在被人引诱、吸噬毒品后,最终走上了抢劫杀人的犯罪道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被癌症晚期折磨的女人,一个被儿子的不孝刺痛的母亲,一个被丈夫的不忠而深深伤害的妻子,在生命最后弥留尘世的82天中,写下了长达数十万字的临终遗言。这些像血一样凝固而沉重的黑色文字,饱蘸泪水、忏悔、迷惑与痛苦,然而,这都是为了“爱”――她不肯放弃生命中最后一次努力的机会,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文字,让正在监狱中服刑的儿子重新站起来,在社会中拼搏奋斗,做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尽管,她再也不能看到那一天的到来……

  

  这本书用日记的形式完全而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女人艰难的心路历程,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本书不仅写出了对人性的思考,更真真切切地表达了一个母亲的心声。当自已的丈夫带着情人出现在自已面前,并逼着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的时候,此时的心情对于每一位女人来说是何等的残酷与痛苦,可她此时却想着尽量不要让儿子知道,尽量不要去伤害儿子的心。有时候命运似乎就是喜欢捉弄人,最后儿子还是知道了内情而最终离家出走,直至被人引诱走上吸毒的道路。当她想尽一个女人的最大努力去挽救已经走向堕落的儿子时,却又被告知已身患绝症,这时的她多需要住院观察并接受治疗?可她却选择了放弃,却没有顾虑到这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最为重要的事情,而是选择去怎样挽救儿子。要知道这是一个女人承受了多大的打击并且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才能面对的?真的不敢想像,母爱的力量究竟有多么强大。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我的心绪很沉重。的确,对我来说所受到的触动无法用只言片语来表达。特别是当辛雅芳希望能在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之前再看一眼自已的儿子而最终没能如愿时,我被深深地震惊了。“那双失色,全无半点气息的眼睛,在最后吐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都没有能够闭上”。这可是一个母亲最后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却成为辛雅芳最后没有能实现的遗愿!

  

  人这一生感受得最多的是母爱,从第一次的啼哭声中知道自已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从此即将呼吸这里的每一点空气,但却不知道这一声啼哭是母亲花了多大的痛苦、用了多大的力量换来的,而这一切对于母亲来说,却只是开始。记得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是那么小,那么地柔弱无助。他赤裸裸地面对着这个世界,几乎没有一点防御能力。看着他,我忽然一阵感动。是的,我此前经历的所有一切,我的疼痛,我的煎熬,都不算什么了。我只觉得应该给这个小生命以保护,让他茁壮成长,在这个世界上有足够的生存下去的能力。我要将他带大,安全地、健康地带大,不管为此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不管要经历多少的风雨。我不在乎。……”从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到孩子学会走路,直到孩子咿呀学语,这期间一个母亲所付出的代价几乎令人难以想象。把一个幼小的生命扶植成一个大写的人,这期间的艰苦只有母亲在默默地承担着。但母亲就是这么走了过来,而且是带着幸福和满足。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她都会像一只鹰一样用柔弱的翅膀保护着自已的小雏鹰。但当小雏鹰变大的时候,会飞的时候,却有几只会再眷恋自已已经苍老得无法再飞行的母亲?

  

  辛雅芳的经历也许不是所有的母亲所经历的,因为这代价太大。但对于短暂的人生来说,为人之母也许是最为庆幸的一件事,却不知道这其中所饱含着多少人间的艰辛。而这一切一切的付出仅仅是为了一个“爱”字,为了这个字,她们付出了自已一生最美丽的年华,甚至是生命。当自已两鬓白发时,走路摇曳时,却被抛弃在某个孤家小院里,过着孤寂的生活,直至离开这个世界……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我的一位好友经常对我说起这句她母亲当年对她开的玩笑话,而现在她的母亲却已离开人世多年。那时为了让她能在国外读好书,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在捡破烂,去逝那天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来得及做。虽已事隔多年,但每当提起自已的母亲时朋友就会痛哭流泪,后悔不已,因为那时自已一年都没有回来,甚至是连一封信都没有给母亲寄过,更不用说买一件像样的衣服送给母亲,只是一味地接受母亲从国内寄来的钱,却不知道那时父亲已过世,母亲也是癌症晚期。而母亲为了能让她安心的读书,一直都在默默地承担着这一切,即使在去逝前都叮嘱不要告诉她这个消息,以便她能安心学习。一年后朋友学成归来,踏上家乡的土地,正想满怀激情地叫一声母亲,想回来好好孝顺母亲、报答母亲时,却发现母亲已经离世一年。望着已经布满杂草的母亲的坟墓,朋友长跪不起,她一声声地呼唤着母亲,但母亲永远也无法回应了。失去的已经无法再拥有,许多温馨的事情,在刹那间消失时却只能成为回忆,也只有这时才觉得有多珍贵,却已是枉然。如今已为人母的朋友经常会带着孩子去母亲的坟前进行祭拜,或在那里坐上一会儿诉说自已的心事,希望能再次找回和母亲在一起时的感觉,面前却只是冰冷的土堆。朋友说,每当看到别人在叫母亲时,自已心里都会想起自已的母亲,心里一辈子都无法忘记对母亲的那份愧疚,但已无法弥补了,这一切却只能让她永远地带着遗憾……

  

  当自已为人父母时,也许才知道什么叫“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是否会常想起那位远在家乡,为了儿女而操劳了近大半辈子的母亲?回家的时候,是否曾仔细数过母亲的根根白发,仔细用手去体会过母亲那布满老茧的双手,仔细端详过母亲那张印证着岁月的沧桑与艰辛,而被一道道皱纹夺去往日年华的脸庞……

  

  多往家里打个电话,多回家看看,多关心关心自已的母亲,哪怕是听听母亲的唠叨,哪怕是轻轻的一声问候:“妈,您最近身体还好吗?” 甚或是一个善意的微笑,这也是我们做儿女的心,也才是儿女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