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文本
宇宙的视角
来源:《读者》2019年17期 | 作者:万维钢 | 发布时间: 2023-06-09 | 47333 次浏览 | 分享到:

  刘 宏图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德格拉斯·泰森在《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中说,天体物理学带给我们一个“宇宙学视角”。

  

  那宇宙学视角意味着什么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而存在的。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多么难得的机缘。一个行星要想有生命存在,就必须有液态水。这就意味着行星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这就要求行星的轨道距离恒星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宇宙中,绝对零度是-273.15℃,最高温度是4万亿℃。只有在0℃~100℃,水才是水。我们的地球正好落在这个区间。而且,地球的大小和密度也正好合适。如果重力太大,就不允许大型动物出现;如果重力太小,什么东西都太轻了,也不行。可是,这么偶然的机缘,整个宇宙中有多少呢?据天文学家估计,仅仅银河系中,类地行星就至少有400亿颗。这就相当于,给古往今来每个曾经活过的地球人都发一颗类地行星,还绰绰有余。

  

  在太阳系里,地球的确是非常特殊的,人类这种高等生物的出现难能可贵。可是放眼宇宙,甚至仅仅是放眼银河系,我们似乎一点儿都不特殊。这个宇宙不可能是专门为了我们而存在的。

  

  所以我们现在有个矛盾:考虑到生命,甚至组成生命的每个粒子出现的概率之小,我们应该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可是考虑到宇宙之大,我们又觉得自己特别渺小。

  

  那么从宇宙学视角出发,人类该如何自处呢?

  

  纽约市某座博物馆曾经放过一部关于宇宙的穹幕电影。观众沉浸其中,以一个假想的视角,从地球出发,飞出太阳系,再飞出银河系,镜头越拉越远,观众能直观地感受到宇宙之浩瀚,地球之渺小。

  

  某常春藤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看了这部影片深受震撼,感觉自己实在太渺小了。他就给泰森写信,说他想用这部影片搞个现场观影调查,研究一下“渺小感”。

  

  泰森说:“我是专门研究天体物理学的,我整天面对宇宙,可是我并没有‘渺小感’,我的感受是跟宇宙连接在一起的,我感觉我很自由。”

  

  在宇宙学视角之下,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个成员。

  

  我们生命最关键的4个元素——氢、氧、碳和氮,遍布于整个宇宙。这些元素都不是本地生产的,它们来自早期的宇宙,产生于某个大质量恒星,是恒星爆炸才使得它们在宇宙中传播。宇宙非常非常大,但再大,我们每个人跟它都有联系。

  

  如果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访问宇宙的绝大部分,那么遥远星系的存在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泰森说,就像你观察小孩,小孩总是把身边的一点小事儿当成天大的事儿。他们以自己为中心,因为他们经验太少,不知道世界上有比这些大得多的事儿。

  

  那我们作为大人,是不是也有同样幼稚的想法呢?我们是不是也会不自觉地认为世界应该绕着自己转呢?别人跟你信仰不同,你就要打击对方;别人跟你政治观点不一样,你就想控制对方。如果你有一点宇宙学视角,你可能就会觉得人跟人的区别不但不是坏事,反而还值得珍视。

  

  探索宇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实际的物质好处,也可能纯粹是因为有趣。但是探索宇宙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让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

  

  如果只看到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慢慢地,你就会认为世界就应该绕着你转,你一定会变得无知和自大。愿意向外探索,是一种谦卑的美德。

  

  文章来源:翰 飞摘自《青年博览》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