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的自然风都是经常性的。像是在我们珠三角的地方,在地理上虽然属于亚热带,而且是我们中国大陆的最南边,但时常都有那么一阵阵清爽的海风吹过,即便是再炎热的三伏天,人们也还是能够抹掉心头与五体上的热汗的。
风的用途,以及风的重要性,像是在这样的三伏天气底下最能够表现得出来了.如因风的稀少,人们会使用电风扇“制造”出风来;如因风的热度太高,那人们也会聪明地使用冷柜或是空调来调节凉爽的温度来的。甚至是在晚上,或是夜间,或是在白日里空闲的时候,当你走过假山或草坪旁,走过街巷口,树阴下,或是某些通风道比较好一点的地方,你都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们正是悠然地坐在那里闲聊家常,或玩牌,或唱歌跳舞什么的。自然风的清爽,人们就更是喜欢时常呆在那里的了――而且在他们身上,我们很少甚至很难找到像是在其它地方,人们手里拿着扇子,不停地摆动,不停地更换手臂,或厌倦地拿着湿毛巾使尽地擦干身上所渗透出来的热汗的模样的了。
不管怎样,人们都会想得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安全度过这一个炎热的三伏天气的。
此刻的海风刮得正紧,透过窗台前的玻璃,可以看到远处的海平面上,波澜起伏,已看不到任何的渔船在飘浮,海燕也在迎风中四处翱翔。汹涌的海浪不断地敲打着海边的岩石和堤岸,防护林也在吹拂中胡乱地四处舞动着,隐约中看似蝴蝶纷飞的落叶,也尽是直冲向高处,飘向远方,直至飘到它们的最终落脚处……
风中夹带的尘埃依然还在敲打着玻璃和门扇,风声也紧随着透过门窗的缝隙,飘渺而持久地回荡在这一简朴的四壁空间中。风中的太阳也已趁机躲进了云层里——虽然这一层云朵是很稀薄,看似透明的。现在的时间也已差不多接近下午三时,普照大地的光线是相对比较暗淡了点,但炎热的高温气候却也还是居高不下,悠闲中的人们还是继续闲聊着没有收尾的家常,还是猜测着对方的棋牌,或是尽情地接着唱那一首还没有结束的歌谣,或仍是舞动着那一组似乎无止境的旋转的节拍……只是在他们耳边传来了一首更轻柔的风声伴奏的无名乐曲,在他们身上也多出一丝清爽的感觉,多出了一娄飘动的头发或一处扭动的衣角,或一声微妙的书页翻动――但这一切也是在人们所顾及与所察觉得到的地方之外的事了。
此时的自己依然还是独自挺悠闲地坐在藤椅上,靠着阳台边,两眼直视着玻璃窗上那一粒粒看似针绣的尘埃,遥望着窗外远处的那几株舞动的树木和波涛的海面,手里的书本也不知是从何时开始就已经学会自己翻动的了。回响在耳旁的也依然还是风声,翻书页声,和隔壁的虚掩着的门窗随风来回摆动的声音——我喜欢像是这样的独处生活,也喜欢旁观着像是这样的万物舞动的画面。或许这就是平时我们喜欢称其为平淡生活的缘由吧。
“叔叔!……叔叔,你睡醒了吗?……叔叔……”,不知过了几时,恍惚中就听见门外传来了一阵断断续续的低沉的小孩子声音,还伴有几阵轻微的敲门声。我知道这是楼下的一位非常要好的邻居的六岁半的女儿玲玲的声音。她爸爸前段时间因为工作上的需要到外地出差去了,估计还要等些日子才能回来。“嗳,我就过来喽!”我立即回转身,踏步地走过去,刚打开门,就看到有一副可爱的瓜子脸蛋正在平仰起头,对着我紧迷着两眼,嘻笑地看。“嘿嘿,我们的小玲玲今天怎么放学回来这么早的了?!”我立即上前去,弯下腰,轻声挑逗地问道。“呵呵,叔叔老是容易健忘”玲玲反着两手在背后,装伴成大人似地口吻对我说,“今天是星期六,我今天很早就去朋友家里玩了,我中午回来时,我妈妈说你正在睡觉哩,所以我不敢上来叫你。”“啊,原来是这样,原来我们的小玲玲整个下午都是呆在家里的呀?”我用食指轻拍了一下她的鼻尖,打趣地问道。“嘻嘻……嘻嘻”玲玲用两只小手紧握着我的手腕左右不停地摆动着,“叔叔,现在外边风好大啊,马路上有很多人正在放风筝,不如……不如你也带我去吧……好吗,叔叔?”看着玲玲的那一双夹带着强烈渴望的天真无邪的汪汪眼神,自己的心里早已经忘掉了之前的所有的思想念头,似乎已有那么一种解脱的如释重负般的感觉。“好哩,好哩,叔叔这就带你去!”
“好哇!嘻嘻!……去放风筝喽!放风筝喽!”我带上门,刚转过身,玲玲早已欢快地哼起歌,顺着楼梯跑下楼去了……
“叔叔,你快一点下来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