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文本
窗外
来源:读者时代 | 作者:江翠华 | 发布时间: 2022-12-24 | 41660 次浏览 | 分享到:

  窗外一片绿色。这片绿色是由一种不知名的植物染成的。它既不像树木,也不像灌木,似乎是介于两者之间。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们的形状细长,比灌木高很多,却比树木矮。它们的高度刚好可以并列在我们的窗前,齐刷刷地把整个窗子染绿,然后又在参差之间渗漏出一点蓝天和白云。即使是远处的树,也只能无奈地透出一点暗绿,以显示自己的高大与伟岸,证明自己与它们的区别。但由于躲在它们身后,因此,充其量也只能做它们的背景,再无他用。

  

  就是这样的一片绿色,天天吸引我的眼球。它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主要因为它枝繁叶茂,一副努力生长的样子。尽管它们的生存条件实在一般,被园林工人安排在房前屋后,去做建筑物的陪衬,又得不到精心呵护,全靠老天爷恩赐一点阳光雨露,就这么艰难困苦地长起来了。但是,你看它们生长得多么积极啊!枝叶努力向上、向上,去寻找阳光,争取最佳光和;根须努力向下、向下,去争取水源,为自己寻找生存空间。为此它们不得不付出代价:长得太过纤细、瘦弱,每一根枝干都细细的,使人觉得这些枝干极其脆弱。但它们决不泄气,依然努力地挺起这些细弱的躯干,而且每一根都努力争取与弟兄们并肩长齐,然后大家一起,像营房前的哨兵一样,规规矩矩、整整齐齐地站立在自己的岗位上。不仅如此,它们每一根枝干上还挂滿了无数的叶片。由于先天不足,营养不良,这些叶片无一例外都是一个颜色:绿中带黄的嫩绿色。这无数片嫩绿色的叶片与无数根细细的枝干组成一副动人的图画,于是我们的窗前就充滿了那种十分独特的绿色。

  

  这肯定是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绿色中唯一的嫩绿色,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十分强烈:虽然艰难却又显得那么鲜活;虽然纤细却又显得那么自信;整个群体给人的印象是那么坚强、那么勇敢。在阳光下,它几乎透明了,于是绿中显出一些嫩黄;在风中,它颤动着,使一片绿色跳跃起来;在雨中,千万滴水珠被它们染成深绿,而且这种深绿不停地流淌,好像画师的笔沾了太多的绿色与水,正在沿着画布向下浸去。于是,这种嫩绿色又变得不是唯一的了,它似乎随着环境发生了变化,变得如梦如幻,流光溢彩。

  

  就是这种太过纤细、瘦弱的植物,相当不引人注目的植物,给我带来如此独特的感观。我问过很多人它们的名字,至今还没有找到答案。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存在而孜孜不倦地努力奋斗,但是这种奋斗的结果,却给一些意想不到的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启迪。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窗内。

  

  窗内是一间医院的病房,属于呼吸科。在环境污染与日俱增的年代,呼吸科的“生意”空前绝后地好,而且病人压床率很高。这里永远是一个色调:白色的墙壁、白色的被单、苍白的脸……。

  

  一进门的一床离窗最远,是一位久病在床无法自理的老妇人。她有四位孝顺的女儿,成天耐心地轮流看护着她,但她的病实在太重了,双手、双脚和左肺都已经严重萎缩,医院不得不下病危。由于久卧不起,加上左肺萎缩,她的右臀已经生了褥疮。她根本无法向左侧睡,因为那个睡姿无法呼吸。平躺只能短时,最长久的姿式就是右侧睡,所以褥疮就长在右臀。尽管现代医药已经有了各种治疗褥疮的药,但是她的褥疮还是十分吓人,我无意间看到一眼,竟然很久都过目不忘。老人常常处于半昏迷状态,经常说胡话,老是嚷嚷着说她床脚有一个死娃娃,叫我们帮她把这个死娃娃扔出去。有时候稍微清醒一点,就目光灼灼地看人,直看得人人心里发虚。我曾经试着想跟她多对会眼神,但是不行,我最多只能坚持三秒钟。因为她的眼神中有一种冥冥世界里的复杂信息,夹杂着对生的渴求,对死的厌恶,对病的仇恨、对家人的留恋……等等。任何一个神经正常的人都无法与之对视。

  

  如果清醒程度再高一点,她就会骂人,带着一种独特的哭腔,突如其来地用一种粗俗的语言高声骂人。大多数时候我们听不懂她在骂什么,她的四位女儿一如既往地以笑相对。对于这位老人,大家都知道她时日无多,所有人都心存怜悯,也不敢奢望奇迹发生。一看到她,我就感到病房内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在弥漫,难道说腐烂和垂死的味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一种让人恐惧的味道,带给人的思绪只有绝望。

  

  二床和我一样,表面上都是体格健壮,红光滿面,但两个人都是肺部感染兼哮喘,而且是经常发作的老病号。两人虽然相差十一岁,但因为同病相怜,故有些共同语言。

  

  四床是一位120急救中心送进来的病人,高烧导致全身颤抖,喘息不止,入院后多次反复。

  

  我们就这样临时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病室,共同面对每天的化验、查房、打针、吃药、检查、治疗……等等,每个人都竭尽全力,与病魔争夺时间或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有过挣扎、有过喘息、有过坚持、甚至也有过放弃,但最终大家还是不懈地努力着,因为每个人的身后,意味着一个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句话说得真好。没有家庭的人才是这个社会真正意义上的流浪儿。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家人的关爱,一床能坚持多久。医院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场面,一大群人围着一个面带病容却又幸福地笑着的人,喋喋不休地重复着安慰的话语,给他或她带来一些鲜花或营养品。也许这个病人根本就不能吃这些东西,也许鲜花对他的呼吸不利,很快就将被护士没收,但是,这仅仅是一个载体啊,它里面装了一样极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温暖,它所产生的直接效应,就叫幸福。

  

  探视者较少的病人会显得孤僻。根本没有人探望的病人,落落寡欢。当他们内心深处极度孤独的时候,一般会想些什么呢?我曾试着去体会这种感觉,但没有把握,不知是否能够体验到位。

  

  但是我在病床上看到了窗外,看到了窗外那片鲜活的绿色,我的眼前为之一亮,觉得有希望了。再孤僻的人,再落落寡欢的人,看到这片绿色也会心动。如果他们再像我一样,把这片绿色看透,看仔细,一定会受到来自植物世界的莫大的鼓舞。这简直就是天使传来的信息啊!只要你还能看到这片绿色,你就应该是有希望的人。你现在的情况不正好像这些植物一样吗?纤细而苍白,虚弱而无力,但是你一定要像它们一样挺住!不仅如此,你还应该像它们一样,努力地活,努力地延伸,努力地向上,一直到腰身完全挺拔起来,一直到身体完全康复。

  

  —坚持吧!窗外一片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