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正月二十七日(午时),沿着383年前徐霞客的足迹,我们一行结束漾西木家院“万德宫”之行。行车前往,束河古镇、白沙乡、凤凰山崖脚木家院(遗址)!
崖脚木家院(遗址),纳西语称为"崖可丹"。位于,白沙乡、崖脚村西北凤凰山脚下,离城约10公里,一路往北而行,沿途欣赏着正北的玉龙雪山,距离雪山似越来越近!半途中停留下车,拍下雪山银装素裹的远景!不一会儿便到了,凤凰山崖脚木家院(遗址)!
崖脚木家院始建于,唐武宗二年木氏鼻祖叶古年自定筰县,率领一支纳西先民来到三赕(丽江坝)选址白沙崖脚建三甸总管府。元顺帝十三年先祖阿胡替袭后将府暑,从白沙崖脚迁至大研厢狮山脚下。白沙崖脚府暑改称木家院,历朝为木氏土知府(先祖)继承人学习汉文化及退职后休闲或接待文人墨客的园林别墅。
1639年正月,徐霞客前往解脱檀林途经崖脚木家院《游记》中记述:“又北十里,有大道北去者,为白沙院路;西北度桥者,为解脱林路。桥下涧颇深而无滴沥。既无度桥,循西山而行,五里为崖脚院,其处居庐交集,屋角俱插小双旗,乃把事之家也。”
“稍北,遂折而东下,甚峻,二里至其麓。路北有涧,自雪山东南下,随之东半里,有木桥。渡涧西北逾山为忠甸道;余从桥南东行,半里,东而转,是为崖脚院,倚山东向。其处居庐连络,中多板屋茅房。有瓦室者,皆头目之居,屋角俱标小旗二面,风吹翩翩,摇漾于夭桃素李之间。宿雨含红,朝烟带绿,独骑穿林,风雨凄然,反成其胜。”……
站在凤凰山崖脚下,寸草皆含春的情愫,抬头看阳光洒满整个山体,初春里雪风微微吹拂着,凤凰山顶部,那棵最高的古黄栎树。眼前仿佛看到了、回到了……
埜人旧居玉龙山南之十里,宅前有五亩园,园中植桃百株为丹霞坞,种竹万竿为翠雪亭。亭边凿石为池。池上结草为一境堂。左右弱柳数株,青松四周,隐映清池,游鱼亦可玩也。又以日及为篱,云根作墉,莳垅菜畦,短锄白柄,其余花木果卉,蓊郁交加,颧鹤莺鸳,飞鸣错杂,春风蝴蝶,日暖蜜峰,此则园中之所有也。
然而玉峰高耸,爆布倾流,镜湖有月,则渔歌欸乃;龙村有市,则人语器喧,笔架当门,文峰对屋;青郊绿野,牧笛樵歌,晨钟石上之铿鍧,梵呗马鞍之嘹亮;绀园雯文,僧扫落花,酒肆禁烟,人沽浊酿,其余石洞夷村,官桥野驿,猿狖攀缘,麋獐倏忽,此则园外之所有也。
夫求其志者,隐也,是以雪山隐于园而兴于春,因作隐园春兴一百章,笔之于卷,以俟同志者览焉。
嘉靖元年春三月二十一日.雪山埜人书于南圃草亭
先祖木公未袭职前隐居在此,辑为《隐园春兴》自序,将此行访遗址的我和三位老师,时空穿越回到明代,崖脚木家院!霎那间仿佛置身于,宅前“五亩园”,置桃百株“丹霞坞”,绿意盎然“翠雪亭”,亭边凿石为池,游鱼玩耍的“一镜堂”,青松四周的“万松堂”……。远眺正北的玉峰、倾流的爆布;正南的笔架当门,文峰对屋;……这园中、园外的美景,历历在目,何曾逝去!让我为之深深心醉,不能自拨!而今虽然眼前,一片荒无,举头视曾始建,凤凰山顶的“迎仙楼”,“大黑天神庙”,“玄天阁”…,再环视山脚,南湖泛舟,西园林峦,悠然呈现!是因有先祖木公《隐园春兴》的描述,身临其境的画面感,将凤凰山崖脚木家院,成为历史变迁,永恒的见证!
埜人旧居玉龙山南之十里,宅前有五亩园,园中置桃百株为"丹霞坞"……。
凤凰山崖脚木家院(遗址),"丹霞坞"傍三位老师专注的拍摄,正北的玉龙雪山!
从凤凰山崖脚木家院(遗址)观看玉龙雪山,"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行至雪山下,确实需要一段时间,不似所看到甚是很近的感觉!
凤凰山崖脚木家院(遗址),梅林花丛间,香满枝,别有韵!
我行走在,凤凰山脚下,崖脚木家院(遗址)园里,身心感受、寻觅,历代先祖在此隐居的陈迹:或在绿林幽深,室静寂之时,“感时三复叹,忧思一沉吟”;或在桃花烂漫,竹笋渐深时,“抱子时相戏,挥毫日更吟”;或在众鸟归巢、云萦孤岫之时,“逸耕南圃外,五亩足农心”!……
可见园内景色的一斑,着实令人为之神往!
见证和诉说着,崖脚木家院(遗址)历史的变迁!
四季更迭,轮转而回,冬去春来,春花秋实,硕果累累,香飘隐园!
……夫求其志者,隐也,是以雪山隐于园而兴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