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文本
遗忘
来源:《读者》2020年24期 | 作者:〔日〕川端康成 | 发布时间: 2022-09-21 | 55949 次浏览 | 分享到:


  父母面对面地坐在被炉边上,一边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一边争论着。

  

  父亲说:"这棵红梅的花儿,几十年来都是从下面的枝丫开始绽放的。自从你嫁过来以后,就没有改变过。"

  

  "我没有这种感觉。"母亲没有附和父亲的感怀,父亲很不服气。

  

  母亲接着说:"自从嫁过来以后,我压根儿没有空闲观赏梅花。"

  

  "那是因为你稀里糊涂地虚度岁月。"

  

  说完这些,想到与红梅的寿命相比,人的一生是那么短暂,父亲就没兴致继续感慨了。

  

  不觉间,话题转到新年的糕点上来。

  

  父亲说他正月初二从风月堂买了点心回来。母亲却强调没有那回事儿。

  

  "瞧你,我不是让车子在明治糕点公司那儿等了一会儿,又坐这部车子绕去风月堂了吗?我的确在这两家铺子买糕点了嘛。"

  

  "你的确在明治糕点公司买了,可是,自打我来到这个家,就不曾见你在风月堂买过什么东西。"

  

  "言过其实了吧。"

  

  "我从来没吃过呀。"

  

  "别装糊涂了,过年你不也吃了吗?我的确买回来了。"

  

  "唉,真讨厌。大白天说梦话,你不觉得害羞吗?"

  

  "咦?难道是我......;"

  

  女儿在厨房里准备午餐,父母的争论她全听见了。

  

  她是了解真实情况的,但她无意开口,只微笑着站在锅台边上。

  

  "的确带回来了吗?"母亲似乎准备对父亲在风月堂买过东西这一点予以承认,可她又说,"不过,我没有见过呀。"

  

  "我拿回来了吧......;会不会忘在车厢里了?"

  

  父亲的记忆也发生了动摇。

  

  "怎么会呢......;要是忘在车厢里,司机一定会送来的,他绝不会悄悄拿走。"

  

  "也是啊。"

  

  女儿突然感到忐忑不安。

  

  母亲似乎全然忘却了,这够奇怪的。父亲被母亲这么一说,似乎也渐渐失去了信心,这就更加奇怪了。

  

  正月初二那天,父亲乘车兜风,是去风月堂买了许多糕点回来的,母亲也品尝过了。

  

  沉默持续了一阵子,母亲骤然想起什么似的,直截了当地说:"哦,哦!是糯米面小饼!你是买过糯米面小饼。"

  

  "对嘛!"

  

  "有绿豆点心、铜锣饼,还有许多其他糕点,真叫人不好办哪。"

  

  "对嘛。我是买回来了嘛。"

  

  "不过,那种粗点心是在风月堂买的?那种东西?"

  

  "是啊。"

  

  "哦,对了,对了。的确,我把它给谁了。用纸包好,是给人家了......;啊,是给谁了呢?"

  

  "对啊,是给人家了。"

  

  父亲如释重负,接着他又说:"是不是送给房枝了?"

  

  "啊,对,是送给房枝了。对,我还说让孩子看见了不好,是悄悄包好送去的。"

  

  "是啊,是房枝。"

  

  "唉,确实是那样,是送给房枝了。"

  

  父母的对话暂告一段落。他们感到彼此的谈话一致了,都很满足。

  

  然而,这与事实不尽相符。点心并非送给原来的女佣房枝,而是送给了邻居家的男孩子。

  

  女儿正在等待着,母亲会不会又像方才那样想起点心到底给谁了呢?

  

  饭厅里鸦雀无声,只传来铁壶烧水的声响。

  

  女儿端上做好的午饭,摆放在被炉桌上。

  

  "好了,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父亲说。

  

  "听见了。"

  

  "你妈糊里糊涂,还越来越固执了,真让人头疼。好了,平时帮你妈记着点儿,好吗?"

  

  "究竟是谁糊涂?你爸爸也......;今天风月堂的话题,我认输,不过......;"

  

  关于房枝的事,女儿欲言又止。

  

  这是父亲辞世前两年发生的事。父亲患上轻度脑出血后,基本上不去公司上班了。

  

  打那以后,红梅照例从下边的枝丫开始绽放。

  

  女儿经常回忆起父母关于风月堂的这段对话。

  

  然而,她不曾跟母亲言及,因为她觉得母亲早已把这件事忘却了。

  

  (一米阳光摘自微信公众号"夜半慢读",王 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