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人民族情结方面的原因,我一直以一个老百姓的心态去关注中日人民的友好关系和民间交往。说实在的,我希望中日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和平、友好的人文世界里,永远远离战火的硝烟,远离战争的阴霾。而我的姨妹夫,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挑担”、“老挑”, 姨妹竟然选择了一个日本人,这却是我这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这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四年前,北京的姨妹嫁给了一个外国的电气工程师,据说还是一个老日本。老日本已渐近50岁,几乎大姨妹十岁。
有一年,姨妹带着那个日本妹夫来了一趟成都,我第一次得见这个老日本的尊容。日本妹夫很瘦弱,头发已开始花白。一件咖啡色的上衣,一条牛仔裤,一双旅游鞋,一双小眼睛却炯炯有神,给人一种干练的神态。他的日本名字叫:今井马绍。姨妹、妹夫跟我和我上高中的儿子一起去四川省内的碧峰峡游玩,他跟姨妹讲英语,我只能闻“语”兴谈,微笑与对。我的英语却很糟糕,只能和他比划手势,无法交流。我和儿子说:如果我会英语的话,我肯定要问他知不知道抗日战争?知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知不知道……那么多的中国人的苦难和民族感受?只想问他知不知?知道!这就足够了。末了,我还会再加上一句:你这一辈子娶了我漂亮的中国姨妹,真是你今井家烧了高香了,你要珍惜一点!这有一点我是“大老挑”的姿态和意思。日本人和中国人走亲戚,你就得担待,因为我们是东方国度,我们讲究的是:你我今天的相聚,必是久远的期待和梦想,当爱充满了我们的内心,人间就是净土和天堂。种种想法,由于语言不通,这事只能作罢。
那一次,姨妹和日本妹夫来成都很匆忙,我没有赠送给日本妹夫礼物。临别,在碧峰峡旅游归来的包车上,我让姨妹把话翻译给他听:下次来成都,我送你一副画,我自己画的!
我又让姨妹问他喜欢什么画?
老日本说:风景画!
曾在加拿大留学数年,且看惯了加拿大枫叶和日本樱花的“老挑”,应该是热爱风景画的,也应该是喜欢和安享和平时光、向往心旷神怡的美丽大自然的。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瑰丽灿烂的东方文化滋养了同一个蓝天下的我们,我们心中的风景画也是一样的心旷神怡,令人向往和热爱的。我就是这样想的,并许诺了这件事。
2006年的“5.1”劳动节,姨妹和日本妹夫一家来成都与我们一家相聚,然后一起结伴去九寨沟游玩。姨妹和日本妹夫已有爱情的结晶——三岁的今井良一。良一一直在北京长大,只能会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还不会日本话。日本妹夫说:良一说中国话好,因为他自己退休后也会来中国定居生活的。老日本还是一件咖啡色的上衣,一条牛仔裤,一双旅游鞋,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
老岳母和姨妹告诉我,经历了战争饱尝了物资匮乏年代的日本人大都在生活方式上很“抠门”,该花的花,该节俭的节俭。他喜欢中国,在中国出去旅游,他很舍得花钱,但对吃、穿却喜欢“抠”自己。我说我已经发现这个日本“老挑”做人做事的原则了。就说吃吧,一日三餐有豆类品,有菌类和鱼,就是他的最爱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不是提倡人们合理的膳食结构“每餐一荤一素一菇”吗,他们日本人那是会吃,而我们四川人会做。老岳母和姨妹则笑了。他们知道我在说什么,因为我这个四川女婿虽弄文习墨,还有一手好的厨艺,当即决定,九寨沟回来,让我露一手川菜来庆祝一下中日民间友好。
一家数人从九寨沟回来,我做了几道拿手的川菜:四川凉粉、什锦豆腐、泡椒脆皮鱼、蒜茸空心菜,日本妹夫连说好吃好吃,吃得最后一个人下桌,把什锦豆腐、泡椒脆皮鱼吃得精光,连米饭都没吃一口。
饭后,我拿出早已准备好送给日本妹夫的风景画。那是一幅被誉为中国威尼斯水城——绍兴的黑白装饰画,画幅不大,镶嵌在一个八开大小铜色的镜框里。画面里,江南水乡如烟似梦:近景,一棵大榕树遮天盖日,遮掩不住的江南民居居高临下错落有致,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穿梭的乌蓬船又将倒影抹碎,河面上只留下斑斓的星光和江南民居的片断,依稀可闻街头巷尾人们的喧嚣……
日本妹夫赞叹这幅画的美妙和功底。情形之中,我又拿出我多年在成都绘的丹青,让他逐一观赏。日本妹夫又挑选了我画的一幅未装裱的国画“寒花幽禽”,我无不赞叹他的眼光,因为画面中的两只鸟儿,相亲相爱在枝头,傲视寒霜。我用手比划着:一只鸟儿就是他,一只鸟儿是就他太太,相亲相爱,永不分离。日本妹夫高兴地点点头,要我送这幅画给他。我点点头,给他收拾好那一幅画,也帮他收拾好在成都的那份快乐的心情,愿这份心情彼此能常留心间。
姨妹一家回北京时,日本妹夫对我说,他还要来成都,这里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