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剧透 |《深圳茶事》后记篇:清扬婉兮,心中有茶
来源: 国茶地理 | 作者: 国茶地理 | 发布时间: 2023-06-02 | 65546 次浏览 | 分享到:

  


编者按

中国当代“史诗级”茶事丛书

首册《深圳茶事》隆重问世

火热预售中

20位+顶级权威茶界学者

120个+茶人茶事

100万字+原始采访素材

30万字+原创书稿

12万字+正式书稿

……

记录深圳茶史

窥见中国茶未来


《深圳茶事》后记篇:

清扬婉兮,心中有茶

文/于万新

  

  

  我从事《读者》海外发行20多年,在东西方世界行走往来,见过的人和事,可谓繁多。有些人,有些事,令自己终身难忘;有些东西,随着岁月流逝,在心里的分量,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譬如,茶。

  

  

  《诗经》:“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我从小庭训甚严,别人送我礼物,我从来不敢轻易接受,但对茶或书,我是来者不拒的。茶于我,就像书一样,是一种精神的寄托,甚或不仅是精神,还是情感的依恋,是我精神世界的“有美一人”。

  

  

  我从淡淡的茶香坠入深深的茶的世界,获益良多。茶与生活、艺术、历史、文学、医学、农学、政治、宗教等人类文化和科学的关联如此的紧密,真可谓“杯中乾坤大”。喝茶的乐趣,不仅在于茶汤能温润五脏六腑,更能澄清心怀,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壮游”。

  

  譬如,我一直特别喜欢的苏东坡,他是诗家、词家、画家,是大文学家、大美食家,也是一位地道的茶家。一边品茶,一边吟哦东坡诗词,品味东坡先生的生活智慧、人生哲学,是我忙里偷闲、调适生活状态的“陋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通过东坡范的诗与茶,给我人生很多的开解。

  

  

  最初,我在广东、苏杭一带习茶时,老师们一见面就将好茶拿出来与我分享,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我因此学会了喜悦奉茶,分享茶香,分享喜悦。我编过好些茶书,办过好些茶席,得到过很多高人的指点,也把我所体验到的茶的美好,分享给身边的人们。

  

于万新收藏的云南“凤牌”七子饼茶

  

  1995年起,我在美国前后居住20余年。我常以“茶席”推介《读者》海外版,推介我引以为傲的东方文化、东方生活方式。往往,一开始三五人的茶席,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聚集了一二十人,可见,在这个“可乐的国度”里,中国茶的魅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我又发现,美国主流出版的茶文化图书,居然大多是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人的作品,鲜有中国人的出品。从那时起,我就一念涌出:我要参与出版一系列茶书,分享中国人对茶和茶文化的理解。

  

  

  就这样,我幸会了《国茶地理》的惠宣董事长。她是我认识的、少有的、学贯中西、横跨东西方文化的出品人。她曾是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总干事,早已有了中国茶文化走出去的顶层思考。她就像我当年读的《诗经》里的“有美一人”,又像王羲之《兰亭集序》里说的那样“惠风和畅”。

  

  我们相见恨晚,心照不宣地开始了《城市茶事》的合作。恰巧担纲总编辑的黄东和,名字中有一个“和”字;总执行陈彬娜与我的茶学导师陈彬藩只一字之差,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就是“和”,我们“和”在一起,于是有了这本《深圳茶事》,这是我们《城市茶事》系列丛书的第一本。

  

  

  今天的全球化,是以城市化为基础、以城市合作为连结方式的。深圳是当今全球城市化的翘楚,是中国式城市化的楷模。以深圳为发端,开启世界城市茶事之旅,是一种新视野、新尝试。黄东和总编辑说:莲,是周敦颐时代儒、释、道文化的最大公约数;茶,或可成为当今东西方文化的最大公约数。深圳悄然兴起的新型茶文化,或可为海内外茶人所关注;茶,藉由深圳这座新兴大城,或可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新样子。世界城市茶旅从深圳开始,这个创意,值得尝试,值得人们关注、支持!

  

  愿《深圳茶事》洛阳纸贵,愿《城市茶事》丛书一纸风行!

  

中国当代“史诗级”茶事丛书

首册《深圳茶事》隆重问世,火热预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