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雀的和鸣又起,我知道,育雏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不乏其乐趣。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正像这柏雀一样吗?我默默地期待着、期待着,我是多么希望小雏雀快点长大,翱翔于天空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的《大理寺桃花》中的诗句为地处祁连山脚下的这一方沃土作了很好的注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春之神才最后落脚在巍巍祁连山下,春花开在雪野里的奇景是塞外特有的景致,若是江南才子看了不羡杀也会惊呆的吧!
正是在雨雪兼有的日子里,学校从白银苗圃购买了百十株一米多高的翠柏。师生运土栽树,顷刻之间,校园内草绿柏翠、桃红楼白,相映成趣。忽然有一天,在起床梳洗之际,几声清脆细润的鸟鸣顿时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寻声启窗望去,晨光中,一只体形娇小,嘴巴金黄,羽毛灰色,尾巴黑白相间的小鸟正伫立在窗口正对的新栽的柏树枝尖上,略显清冷的晨风不时拂乱小鸟的裙裾,而此时的小鸟似乎在跟清风唱和,婉转的鸣声清脆悦耳,沁人心脾。正当我陶醉在它美妙绝伦的音乐中时,一道灰色的弧线从我的窗口掠过——是雀儿!另一只雀儿倏忽之间落于枝头,一眨眼间消失在翠柏枝叶之间了……
一个晴朗的午后,我正与校长闲聊,学生们在给柏树浇水,突然之间,校长厉声喝住了浇树的学生:不许浇灌那棵树!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也如坠雾里:校长这是怎么了?学生们望着面带怒容的校长,怯怯地远去了。校长这才悄声告诉我:那棵柏树枝里有窝雀儿!此时我才如梦初醒,难怪近日听不见雀儿清润悦耳的鸣声。我和校长蹑手蹑脚靠近那棵柏树,透过密集的柏枝我看到了世间最美最温馨的家:一个鸡蛋般大小的巢窠,外层用枯枝搭建,中层以细草铺就,里层用白色和灰色的羊毛牛绒装潢,四颗银白色的小鸟蛋均匀安详地平置在鸟窝的底部。校长告诉我此时最好不要靠近鸟窝,并询问我那究竟是一种什么鸟?我笑而答道:栽梧引凤,植柏育雏,就叫柏雀吧!
大凡世间给其取名者,多因情动于中,我似乎也受到了情的感染,情感也细腻了许多。每次听到鸟鸣,心底那根最纤细的琴弦就会被弹奏得无法平静。近期夏雨频至,偶伴霰雪,寒冷是自不必说,我更担心那窝尚未孵化成雏的柏雀!凄风寒雨的早晨,我早早来到花池中的那株柏树前,眼前的情景让我肃然起敬:母柏雀以它娇小的身躯覆盖住了整个雀巢,任凭雨水击打在它的全身,水珠顺着母柏雀的羽毛滑落到了雀巢的外面,它凝望着我,乌黑发亮的眸子里毫无畏惧。此时的我再次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无畏。我放心地向教学大楼走去,心中升腾起一股浓浓的爱意。
阴霾总会过去,天终于放晴了。阴雨的天气让我与柏雀消除了戒备;晴朗的天气里,柏雀也不再怕人了。而这棵有柏雀的翠柏也成了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历时近一个月的艰辛孵化,小雏儿终于全部破壳而出了。虽没有看到小雏雀破壳拥动的瞬间,但全新的生命着实令人欢欣鼓舞:四只小家伙都有着初生婴儿般细腻、红润、透亮的肌肤,大大的极不成比例的杏黄嘴和长有纤细稀疏绒毛的脑袋,黑豆似的紧闭而突起的双眼,在它们父母营造的温暖舒适的窝里蠕蠕地动着。
柏雀的和鸣又起,我知道,育雏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但不乏其乐趣。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也不正像这柏雀一样吗?我默默地期待着、期待着,我是多么希望小雏雀快点长大,翱翔于天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