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跨越整个北美大陆的长途旅行中所看到的都是田园牧歌般的景象。乘火车旅行的我们,透过车窗,全神贯注于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不远处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铁轨与公路相交时看到的挥手的孩童,远处牧草上吃草的牛群,发电厂滚滚而出的烟尘,一畦畦的棉花、玉米和小麦,平原峡谷,城市的轮廓和乡村的庄园。

  

  但是我们的脑子里最重要的是目的地。因为在一个特定的日子,特定的时刻,我们所搭乘的列车终将伴着乐队的演奏声开进响着铃声、旗子飞舞的站台。一旦那天到来,如此多的美梦即将成真,于是我们不停地在过道里走来走去,计算行程,探头张望、等着、望着、盼着到达终点站。

  

  “当然,我们一到站,一切就好了”。我们向自己保证,当年我们十八岁......得到那次升职......送最小的孩子上大学......买450SL型的奔驰......付清所有的贷款......存一笔丰厚的退休金.从那天以后我们将完全活在幸福里。

  

  但是或早或迟,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生中并没有终点站,人世间没有一个一旦到达就无须进取的终点。旅途本身才是乐趣,而终点站只是一个幻影,一个我们永远不能触及的距离。昨天是回忆,明天是梦想;昨天属于历史,明天属于上帝;昨天是逐渐消失的落日,明天是昏暗的日出。只有今天有足够的爱和生活的光。

  

  因此,轻轻关起昨天的门,抛开那把钥匙。令人疯狂的并不是今日的负荷,而是对昨日的追悔和对明天的胆怯。“品位此刻”是需要和“这一天是上帝造的,我们将在其中让自己快乐”(<<诗篇>>)放在一起体会的良言。

  

  所以,停止在车厢里踱步,停止计算行程吧。努力去游过更多的河,翻越更多的高山,亲吻更多的宝宝,数更多的星星。争取笑的多些,哭的少些。多些打赤脚的时候,多吃冰淇淋,多骑几次旋转木马,多欣赏几次日落。生活应该这样过。

  

  (庞敬超翻译推荐)